第14章 赵有禄后台大大滴(1/3)
一个九品学官主动上交千两议罪银,从而一下成了全国典型,连升五级。这种好事,真是天上掉下来的?正常人的思维应该是这样想:“哪这么好的事,肯定有黑幕!”两江官场上本就有不少人怀疑赵安这个议罪银典型是和珅幕后操纵,因此纵使恨赵安入骨也不敢收拾他,现在赵安大大方方说出,不过是对这个怀疑做个回应。反正过路的福州将军魁伦也说他是和珅狗腿子,那就顺势而为,将和中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只是,这个回应依旧是骗人的。那一千两是他敲诈的东台知县,而不是和珅托人给他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福昌不可能去找和珅询问此事的真假。两人真碰到一起都不会提这事,这就叫规矩。官场上的默契。都说破了就没意思了,凡事都得靠悟。这一悟,不就有操作和联想空间了。堂堂帝国副相为何不树立其他人为典型,偏要树立一个远离京师的九品芝麻官当模范呢?还堂而皇之的上了大清朝的每日头条,啧啧,这芝麻官是您和中堂的亲戚,还是和中堂您背后那位的亲戚?要不然至于这么宣传么。想,好好用屁股想!后面还有个官升五级外加黄马褂呢!一年不到连升十级,中途还因行贿蹲过大牢,结果毫发无损出狱,办他的一省老宗师则被紧急调回京,导致一省学政竟然空缺至今。七品府学教授加督学委员差遣,这本就是破天荒的事,再加巡漕御史衔,甚至能直接调动绿营抓捕漕帮反贼.这些,难道仅仅是因“赵有禄”是和珅狗腿子?这些又单纯是一个“狗腿子”能做到的么。如果不是赵安自己在故意诱导福昌将他和老太爷下江南的风流事联系在一起,恐怕自己都信了。真得信。爹亲娘亲比不上老太爷亲啊。赵安能有今天,可不全托老太爷的福么。也就老太爷年纪大了,要不然指定抽他一桶血验一验。“.若非和中堂点拨下官,下官又岂能有今天”赵安对和珅的感谢之情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反正只字不提老太爷。越是不提,人福大人就拼命的用屁股乱想。胡思乱想的结果就是:“嘶!此子恐怖如嘶!”心都跳了起来,也后悔了。后悔啥?后悔脑子瓦透了么,竟想着拉五福阿哥一起侵吞朝廷资产!难怪五福阿哥迟迟不肯表态。这破事做的,跟哄人儿子偷老子的钱有什么区别。别看这会福昌人模人样站在那,实际就差汗流浃背。原本和蔼可亲胖乎乎的脸蛋,此时跟中风般肌肉变得无比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