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大赦天下(3/4)
啧的赞叹,一个瞎眼的老汉摸着身边的竹竿,喃喃:
“赶上好时候了。”
他的竹竿头上包着块破布,是去年冬天冻裂了,街坊给缠的。
坊市的角落里,几个曾被判流放的汉子正收拾行李。
一个脸上带疤的汉子把件旧棉袄塞进包袱,那是他在牢里穿了三年的,补丁摞着补丁。
“去岭南还是回老家?”
旁边的人问他。他摸了摸疤,那是当年打架留下的:
“回老家,给我娘上炷香,她总说我不成器。”
日头升到正午,棚子里的粟米和布帛渐渐少了。
户部的小吏们开始收拾摊子,木尺和账簿被装进布包,地上散落着些谷粒,引来几只麻雀啄食。
一个老吏数着剩下的布帛,忽然说:
“比去年多了三成呢。”
另一个接口:
“新皇后册立,圣人是想让天下人都沾点喜气。”
回家的路上,领了赏赐的老人们走得很慢。
张阿婆的孙媳妇抢过她手里的陶罐:
“我来背,您老慢慢走。”
阳光穿过树梢,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陶罐的影子像个圆月亮,跟着他们往前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阿婆的重孙子睡着了,口水打湿了她的衣襟,她却舍不得叫醒,用胳膊紧了紧怀里的布帛。
西市的绸缎铺已经恢复了热闹,掌柜的正给个富商打包蜀锦,嘴里念叨着:
“您瞧这花色,新皇后册立那天,公主们就穿的这种。”
富商笑着付了钱,伙计们忙着搬货,算盘打得 “噼啪” 响,和街上老人们的谈笑声混在一起,像支乱糟糟却透着暖意的曲子。
暮色降临时,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来,带着粟米的香气。
李老汉家的锅里,新领的粟米正煮着,咕嘟咕嘟地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