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31章 浮石(2/3)

第31章 浮石(2/3)

法,如果淮阴侯需要,哪怕准备十万人所需的数量,也只不过旬日之间。



    但是,打仗不能靠这个。



    韩信找士兵试过,确实可以在水中不沉不溺水,但是在淮河这样的急流中,士兵也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即便游过去几百米,也只会抵达几里外下游的岸边,而且到了岸上,士兵早就精疲力尽,没有战斗之力。



    送过去十万连枪都拿不起来的士兵,又有什么用?



    这种浮块比沈荃之前提供的冲锋舟、游泳圈还是要好一些,因为浮石本来就轻便,被刀枪箭矢刺穿,也不会影响其浮力,士兵落入水中,靠这个就能自救,只要不在水中碰撞到礁石巨木重物,士兵都能活下来。



    要定制这样一批。不过也不一定用橡胶包裹,用油布包裹也是一样的。包裹住以后,浮石不浸水,浮力就有更大的保障。油布比橡胶要便宜很多、也更容易缝纫制作。



    但是过河,还是要想别的方法。



    韩信从帐中的书架上找到一本很薄的小册子,是《淮阴侯三篇》。这本书是在张良要求下撰写的,破长安的时候,韩信去府库中找到原本,又让人誊抄了一份带在身边,本意是要抽空做一些修订的。



    但是只有这本书对军事作战中用水用火的方法做了说明,看一看当初的文字,也许对自己还是能有一点启发……



    《用水》篇开篇就讲:“人力是有限的,自然威力是无限的,善用自然之力,有可能多得十万兵力的成果。水是战场上最容易得到的资源,但是要使用水来作战,需要对水的特性熟悉。而水的特性,包括压强、流速、浮力等,所以身为将领,需要对物理之学有更多的涉猎……”



    当初张良不懂物理,以为韩信是故弄什么玄虚。



    实际上,这才是韩信用水作战的精要所在。只有深通物理学,才能用好水的力量。



    那么,对淮南国的这一战,渡过淮河的这一战,到底要用水的什么属性呢?



    韩信在灯下捏着这本小册子陷入了沉思。李左车和蒯彻看到韩信在思考东西,不敢打搅,悄悄退出大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