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借壳练兵(2/5)
匠们也是感激涕零。这年头官办工场里的工匠,是匠户,担负着很重的任务,遭受很重盘剥。官家拉去就是白干活,有良心的还给点粮食,不给银子,偶尔还要负担上京的劳役,那才是要命的事。他们只能趁着空闲之时,努力接私活来干,才能维生。像闻人升这样的善心人,那是少中又少。只有私人造船所里的大匠,就是核心匠人,能够制造一整条大船的,待遇会好的多。毕竟海商也不傻,你不给好待遇,人家不用心,到了海上拼命就要命了。但是对小工仍然是极尽压榨。闻人升继续购买船行,进行整合。不过很快就有多家船行不愿意加入“快运船行”。这是王家船行。家传四代,大小船只52艘,通行于全省数千里河道。可以说是一家比较大的内河船行了。总本钱超过了10万两。他肯定不愿意被快运船行吞并,自己管自己不好吗?非要找个祖宗在头上看着?他家的背景是一家郡王,每年都送3000两银子。这个数目可是不少了。贿赂一位阁老也就是5000两银子。3000两银子相当于6000石粮食,相当于2000到5000亩地的收成。一个郡王能够拥有的土地也就数千亩,亲王能拥有数十万亩。现在闻人升就遇到了难题,碰到这种背景不小,又很有底气的船行该怎么办?他肯定是要整合的。整合起来才能赚大钱。垄断向来是高利润的代名词。前提是内部要管理得当,别被吃里爬外了。闻人升有很多种灰色手段,但他自然不会首先使用。毕竟要考虑巡抚大人的名声。现在对方既然不愿意被收购,闻人升就用这种商业手段把它竞争垮就行了。等到他赔钱赔到无法支付靠山的孝敬,那就不得不被兼并了。不然的话,就是找死。郡王这些猪们,才不会考虑他经营的困难,只知道以前送了,今年没送,就是看不起他,那就要治罪。闻人升于是专门调遣船队,跑对方重合的路线。同时,还分给相关的管理层一些股份。这在这个时代是很常见的,尤其是跑海船的,都有身股。因为危险大,这样能让大家往一块用力。如此一来,果然众人干活更加卖力。何况闻人升又专门挑选了忠实可靠之人。相比别人来说,因为干活卖力,效率能比别的船行高出一倍甚至两倍效率。一个干活努力的和一个摸鱼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即便是船只和帆都一样。而在闻人升忙于这事时,王巡抚让人把他叫来:“贤侄,今年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