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一百六十五章 把技术标准牢牢抓在手里(3/4)
到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这个谁也不知道。很多装备在测试阶段表现非常优异,可是实际装备后呢,却各种问题频出,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军方不想冒险,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所以大方的让他们去试,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示和体会到我们武器装备的强大之处。这样一来,就算我们不去宣传推销,他们也会抢着上门求购的。”
说着,吴浩看向张小蕾说道:“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研发生产的武器装备,足够优秀,经得起检验。”
张小蕾立刻挺直脊背,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道:“吴总您放心,质量这根红线我们从来没松过。
就拿上个月提交的新一代电磁炮原型机来说,连续七十小时极限射击测试,炮管膛线磨损量比设计标准还低17%,弹丸初速稳定度保持在0.3%以内,这数据放在全球军工领域都是顶尖水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着,她顿了顿,看着吴浩继续讲道:“我们的智能质检系统现在能做到纳米级瑕疵识别,上个月拒掉了三批外协配件,就是因为发现了肉眼根本看不见的晶格缺陷。
生产车间的恒温恒湿系统精确到±0.5℃,连空气尘埃浓度都控制在每立方米0.3毫克以下,这些都是硬指标。“
提到低价促销,她眉头微蹙,语气更显坚定:“您定下的精品路线我们一直扛着。
上周有个海外客户想加价30%订二十套无人机干扰系统,条件是放宽抗干扰阈值标准,直接被我拒了。
这种破坏产品口碑的事,就算利润再高也不能碰。“
“现在生产线的良品率已经稳定在92.7%,但我们还是砍掉了三条能提升5%产量的临时生产线,那些设备达不到我们的材料应力测试标准。“
“并且,”张小蕾顿了下,然后加重语气说道:“不仅我们如此,所有分出去的订单和代工的产品以及零部件都附加双盲抽检条款,我们的质检团队会直接进驻合作厂,每道工序都要留电子溯源档案。要是谁敢在配件上动手脚,就算签了合同也照样能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