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一百六十六章 发挥全领域融合优势(1/4)
【修改版】
说着,他拿起自己的透明折叠设备展开,在屏幕上滑动几下,将一张潦草的笔记投射到迅速变黑的落地窗户玻璃上。
“这是我去清澜开会,一个老军工专家分享给我的。上面记着他参与的某型导弹试射失败的工作笔记。
据他说,当时导弹试射失败了,对于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来说如同天塌了一样。
本来出来的时候,大家高高兴兴的,食堂的大师傅还说等着他们回来下庆功饺子呢。
结果呢,他们却都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蔫着回来了,食堂的师傅将饺子端上桌,却没有一个人动,所有人都沉浸在失败中。
为了查找原因,他们这群人就像是发疯了一样,连续工作了一个多周,每天就睡一两个小时,最终呢,查到是导弹制导芯片里一个微米级的焊点虚接。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居然导致这枚用了几十万外汇的导弹试射失败了。
他说那个时候各个研究机构经费都非常紧张,更别说是宝贵的外汇了,所以大家都非常的悔恨。
按照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总师评价的话说,'武器上的每个零件都得像战场上的哨兵,一秒钟都不能打瞌睡'。”
说着,他看向张小蕾说道:“你说的92.7%良品率,放在消费电子领域是顶尖水平,但在军工这里,那7.3%的瑕疵就是不能碰的雷区。
就像西北一机要生产的炮管锻件,哪怕内壁有根头发丝粗细的划痕,在高速炮弹的冲击下都可能引发炸膛。“
他走到张小蕾身边,手指点在她刚才圈出的“性能验收标准“上:“派去驻厂的工程师,不光要带检测设备,更得带我们的'质量图谱'——把过去十年所有产品的故障案例、环境测试数据都整理成手册,让合作厂的工人知道,为什么某个螺栓必须拧到38牛米,为什么密封圈的硫化时间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行。“
“还有个事,“他忽然补充道,“让质检部把所有军品合同里的'合格'标准,全改成'零缺陷'。
跟科工局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