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刺杀(3/5)
玉莫属。于是,谢玉得了一个和谈副使的差事。正使是陆观年的儿子,枢密院副承旨陆南山,这人也是少年进士,文授武职,中进士比谢玉时还年少,排名更高,还更早两届,极有抱负。只是这个科场前辈要么默寡言的,要么说话阴阳怪气,谢玉觉得他是比陆观年还阴狠的人,有些东西确实会遗传呀!谢玉看出他是一个潜藏的主战派,不过,朝廷大势他还是懂的,毕竟是进士出身,该不会任由自己的性子出什么乱子的。七斋也申请的全员出动,一方面是为了暗探任务。另一方面,七斋斋长赵简其父赵王爷的王府就在邠州,想家了,也想回去看看。如此,谢玉又成了名义上带队的「暗碟头子」,呀呀的,躲不开了是吧!谢玉只让七斋斋长万事自己做主,不要烦他就好。七斋见谢玉怪懂事的,对谢玉印象稍好。毕竟谢玉现在越来越胖了,不是他们这群热血少年心中英雄的形象。不管如此,此趟差,谢玉只希望,夏人懂事点,莫为因为赢了辽,就太膨胀了。果然,自从宋放出「和谈」名单上的名字,尤其是重点标注「谢玉」的后。夏那边燥热的气氛就小了很多,当然,谢玉所遇到刺杀数量,也陡然而增了。真是讨厌…。下次穿越一定要当个老阴鬼,有些表面光、惹人注目的事,万万不能做了。几次刺杀后,边将元伯鳍带领武威军的禁卒来借谢玉,这刺杀之事才告一个段落。对于,谢玉元伯鳍是感谢的。当年在仁宗皇帝的催促下,渭州支援,中夏军围点打援的军计,被夏精锐右厢军伏围!万余大军险些全军覆没,要不是谢玉使了手段「震慑」夏军,让他们不得不提前撤退,元伯鳍和还活下来六千余将士,肯定是命撒疆场的结局。这个恩情,元伯鳍是记在心中的。所以听说谢玉途中遇刺,他也是主动申请军令,亲自带武威军精锐军士来援的!其实这一路刺杀,谢玉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枢密院知道谢玉会遇刺,可以拍了一支个人战力出色的精锐四人小队负责安保工作。使重铁锤的大力士尉迟源,使剑的赵甫金、神弓手老顾珣,使刀的李蠡,都是军中一流好手,应付一些敌夏斥候刺杀手段也正合适。尤其使剑的赵甫金,应该是四人中最强的,只比秘阁五斋的帝江差一线。这四人虽是奉枢密院所遣,但谢玉能看出这四人和陆南山关系不一般,甚至可能原本就是陆南山的麾下。由他们四个在,再加上也喜欢「权利」,开口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