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百七十五章 发榜,二杨初识(5/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发榜,二杨初识(5/5)

承受力,脸皮不厚者,往往选不得。

    其三,做工。

    优势:解决吃住,还有零花钱。

    缺点:累人、丢人、还耗时间……

    文人眼中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让我们去做工,那岂不是从事下品之事?

    太丢面。

    于是很多人都走了,不是投亲访友,便是去了国子监,然而朱植还是招到人了,毕竟寒门士子多,能有个地方做工,还是与文字打交道的,丢人,能丢哪里去?

    再说了,想要当官,不锻炼下厚黑学,日后怎么混成大佬?

    “为庆在榜之喜,我请客,今日不醉不归,如何?”

    胡靖提议道。

    “后日便是殿试,这个时候大醉酩酊,不太好吧?”

    杨荣婉拒道。

    胡靖自信道:“殿试而已,怕甚。”

    确实,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不存在淘汰人的情况。

    换言之,你在会试榜上,那你已经通过了殿试。

    殿试只不过是选出一甲前三,然后排定二、三甲名次。

    事实上,唐宋时期的殿试是淘汰人的,而且淘汰率很很高,大致要淘汰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人。

    至于为什么殿试不淘汰人,改一窝端了?

    这与卖国贼有关。

    事情发生在宋代宋仁宗时期,当时殿试就经常淘汰人,人家辛辛苦苦,经过那么多场考试,乡试过了,会试过了,殿试你把人给筛下去了。

    筛一次也就罢了,认了,可总有几个倒霉的,来几次殿试,就被筛下去几次。

    这就有点欺负人了,好歹你换一些人筛是不是。

    有人就被欺负够了,认为宋廷眼瞎了,自己明明有才,非不用。

    在又一次被筛下去之后,这位咬牙切齿,喊道:你们不用我是吧,等着瞧,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于是这位满含怒火,打包好行李,走了。

    老子不伺候宋朝皇上了,投奔西夏李元昊去。

    被欺负的人,名为张元,被李元昊奉为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为西夏国相,也是北宋的心头之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