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不管大小,五万一件(3/3)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不管大小,五万一件(3/3)

蓝、紫等多种彩料,常规使用方法是按照瓷器上的图案设色,为纹饰选彩描绘。

    五彩的存在,又分釉下五彩和釉上五彩,区分标准很简单。

    透明釉上饰五彩为釉上五彩,用手可以抚摸到;

    透明釉下饰五彩为釉下五彩,用手感觉不到;

    关于五彩瓷不是明代宣德时期所创烧,而在元代,五彩瓷烧制技术业已成熟这一观点,现在其实已经不用再重复叙述。

    因为我国瓷器研究泰斗,耿宝昌先生早有高论。

    其实真要算起来,釉下五彩瓷并不是二十世纪初,由“南湖瓷业公司”在醴陵创烧。

    这可以说是有一百年的误识,最大的证据就是陈文哲眼前这件元代釉下五彩人物故事图梅瓶。

    这一件梅瓶,很显然是元代产品,因为该瓶器型为元代流行样式梅瓶。

    此器呈青白色,釉面光亮,表面可见开片,缩釉、棕眼。图案层次较多,系元代图案设计通常所特有。

    它的通体纹饰自上而下,分别绘有卷草纹、内饰杂宝俯莲纹、缠枝牡丹纹、人物故事纹、内饰花卉仰莲纹。

    其中,人物故事纹为主题画面,各层纹饰均用青花双实线圈隔。

    这致使整器图案层次分明有序,画面中所绘纹饰线条简洁流畅,人物刻画具有元代风格,纹饰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综合此瓶足底等各方面表象,均符合元代瓷器基本要素,故断代此瓶为元代瓷器产品。

    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瓶全部图案纹饰分别以黄、绿、红彩描绘,用青花圈边勾勒图案边框。

    所绘纹饰均在透明釉下,故称之为釉下五彩。

    目前,从现今已掌握的元代瓷器实物藏品来看,可以推论出几个观点。

    其一,元代釉下五彩瓷是由元代釉上红绿彩瓷发展而来,有其瓷彩基础;

    其二,元代青花瓷的成功烧造,也为釉下五彩瓷的创烧,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章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